天才一秒记住【小说联盟】地址:lmzdh.com
“冤枉,老二的孩子上次送上门被你打,你这个做哥哥的怎么就不能原谅呢,你就是狼子野心,现在还来冤枉老二,来啊,给我拖下去。”
当李建成被拖下去的那一刻,李世民的嘴角处露出了奸诈的笑脸。
“报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”突然外面出来了一个声音。
“ “八百里加急,宇文颖大人去的时候,杨文干已经带兵造反!”进来一名士兵急忙的说道、
“什么。”坐在龙椅上的李渊大吃一惊。
当时宇文颖受命去召唤杨文干。李元吉勾结宇文颖,让他将李渊召见真相泄露给杨文干,杨文干于是恐惧而起兵作乱。这件事真实程度如何,现在很难推测。到底是杨文干知道李建成被下狱而判断李渊已经不能分辨忠奸,恐惧自己前往解释也只会步李建成的后尘,所以不顾一切起兵欲求一逞呢?还是李世民在其中做了什么手脚,逼得他铤而走险呢?但不管怎么样,即使情况属于前者,杨文干起兵也决非李建成授意,而是间接为李世民所逼。
情况发展到武装斗争的地步,李渊愤怒之余自然也惊恐不安,便和在场的大臣商量军事。。
李世民说:“文干竖子,敢为狂逆,计府僚已应擒戮;若不尔,正应遣一将讨之耳。”
李渊既召他来问对策,早就是在暗示要他去率兵平叛了。以李世民平日之乐于抓兵权、出征战,竟然说出上述似乎是想置身事外的话来,岂非大谬?可见他并不是真的不想去平叛,而是在跟李渊讨价还价,要李渊先答应他的条件,他才肯出兵。什么条件?他当然是不便公然说出来的,只能暗示而已。
李渊也是聪明人,岂有听不出这言外之音之理?而他既想求李世民出兵,应早已料到要做这“交易”,妥协之心早就定下了的、
因为,李世民是最合适的人选。他和太子素来有仇,一定会竭尽全力对付叛党的。为了使李世民出力,他甚至提出了极为诱惑的条件:“回来以后,我便将你立为太子。我不愿意效法隋文帝去诛杀自己的儿子,届时就把建成降为蜀王。蜀中兵力薄弱,如果以后他能够事奉你,你应该保全他的性命;如果他不肯事奉你,你要捉拿他也容易啊。”
在这番话中,李渊是既有妥协让步的一面??答应废李建成而立李世民;但也有划出了底线,决不再退后半步的一面??决不能做当年隋文帝杨坚废杀杨勇而立杨广之事。
果然,李世民受了李渊的忽悠,十分地卖力李世民领兵到宁州时,杨文干的军队已然自行瓦解,他本人被部下所杀,宇文颖亦被俘斩。至于改立太子之事,李渊只字不提。
而至于太子却被放了出来。
就在李世民离开之后,李元吉及一些倾向于太子的妃嫔乘机为李建成求情。而其中发生转折的关键在封德彝,李渊遂罢废立之心,并且很快就释放李建成回长安,居守之职也恢复原样。
封德彝到底说了些什么,令李渊回心转意呢?我们也可以猜出个大概。封一定是向李渊详细分析李建成的处境:他身为太子,只要安于本份,以后自然而然就是皇帝,那又何必弄巧反拙,急于起兵夺权呢?再说,李建成若真有作乱之心,事败后理应据长安马上起兵,断无孤身来谒之理,否则岂不是自投罗网?
所以当李世明平方杨文干后,太子依然回了长安,而,李世民自然知道自己的计谋被看破,自然是多说无益。
而此时在醉仙楼的李恪全然不知杨文干的事件是怎么样,但是他却是一点都不关心,干吗关心,关心对自己又没有好处,而他正在为自己的力量正在做发展。
就在不久前,李恪可是趁着太子离去长安,大肆招人,还特意将醉仙楼给扩大了,就在城外还买了一座地供自己发展的府邸,而名字正是叫聚贤庄。
而李恪和秦怀玉他们来到聚贤庄时,江澜领着李强正在等着李恪,二人行过礼后,江澜对李恪道:“殿下,昨天甄选出精壮士卒已经编为五队,每十人一队,有队正一人,队副一人。其余四百多人末将已经编为一个营,共有四伙,每伙有两队,五十人,每伙皆有一个旅帅,两个旅副管理。至于这统领暂时被李强担任。”江澜进而有序的将情况报告给李恪。
李恪没想到江澜几日的时间,就已经整编完了从各处调来的青年,而且还将青壮之人给分配好,不的不说,江澜是个当大将的材料啊。,颇为惊喜,笑道:“江澜果然是大才,区区一日就将队伍组建完成,今后聚贤庄的事情还要靠你打理呢。就交给你了,你替我管理醉仙楼,这聚贤庄就由李强管理吧,但是李强,你给我记住,要是我几年之后没看见可以和我大唐媲美的军队,你就给我趁早回家种田得了。”
江澜喜道:“多谢殿下厚爱,一切听殿下安排。”
“走吧,随我去看看我的军队!”
这日是李恪麾下五百士卒成军的大日子,李恪下令犒劳士卒,不仅有猪羊肉,还有一条条不久前从河里捞出来,活蹦乱跳的鲜鱼。
负责造反的士卒们,一个个喜笑颜开的切开这些肉食。然后放入烧的滚烫的锅内,一顿爆炒后,立刻香气四溢。
四周的士卒们不由双目放光。
李恪犒军,从不分彼此,上到正规士卒,下到火头军,马车夫都有份。今日这么多肉食,他们也能分不少。
“咚咚咚。”忽然,轰鸣般的擂鼓声连续的响起,巨大的轰鸣声,震耳欲聋。
就像今日军成,由李恪亲自观礼、
校场内,五百个精干士卒手持长矛,组成一个方形站立在校场内。士卒们的前边,依旧是一个小小的点将台。
点将台靠前方站着李恪,李恪后边跟着李强和江澜二人。
他们背后,“李”字将旗迎风飘舞,张牙舞爪。
听着耳边轰鸣般的擂鼓声,看着眼前精干已经呈现一丝精锐士卒气息的士卒们,李恪露出了一丝开心无比的笑容。
但这丝笑容只是一闪而逝,片刻后,李恪的脸上立刻被严肃取代。
一切都显得威严肃穆。
尽管凑够数目不是李恪的最终目标,但并不代表着今日不是一个大喜之日。
恰恰相反,今日成军实在是可喜可贺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